打马图经序
dǎ mǎ tú jīng xù

慧则通,通则无所不达;专则精,精则无所不妙。故庖丁之解牛,郢人之运斤,师旷之听,离娄之视。大至于尧舜之仁,桀纣之恶;小至于掷豆起蝇,巾角拂棋,皆臻至理者何?妙而已。

后世之人,不惟学圣人之道,不到圣处。虽嬉戏之事,亦得依稀仿佛而遂止者多矣。夫博者无他,争先术耳。故专者能之。予性喜博,凡所谓博者皆耽之,昼夜每忘寝食,但平生随多寡未尝不进者何?精而已。

自南渡来流离迁徙,尽散博具,故罕为之。然实未尝忘于胸中也。今年冬十月朔,闻淮上警报,江浙之人,自东走西,自南走北;居山林者谋入城市,居城市者谋入山林,旁午络绎,莫卜所之。易安居士亦自临安溯流,涉严滩之险,抵金华,卜居陈氏第。乍释舟楫而见轩窗,意颇释然。更长烛明,奈此良夜乎?于是乎博弈之事讲矣,且长行、叶子、博塞、弹棋,是无传者。打揭、大小、猪窝、族鬼、胡画、数仓、睹快之类,皆鄙俚,不经见。藏酒、摴蒲、双蹙融,近渐废绝。选仙、加减、插关火,质鲁任命,无所施人智巧。大小象戏、奕棋,又惟可容二人。独采选、打马,特为闺房戏。

长恨采选丛繁,劳于检阅,故能通者少,难遇勍敌。打马简要,而苦无文采。按打马世有两种:一种一将十马者,谓之关西马;一种无将二十马者,谓之依经马。流行既久,各有图经凡例可考。行移赏罚,互有同异。又宣和间,人取两种马,参杂加减,大约交加彻幸,古意尽矣,所谓宣和马者是也。予独爱依经马,因取其赏罚互度,每事做数语,随事附见,使儿辈图之。不独施之博徒,实足贻诸好事,使千万世后,知命辞打马,始自易安居士是也。

绍兴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易安室序。

译文
简析
李易安以词名世,生前身后都获得了极高声誉。与词相比,她的文章传世很少,不过寥寥数篇。在这数篇中以打马遊戏为题材的就有三篇:《打马图经序》、《打马赋》、《打马图经命词》。 李易安撰有《打马图经》一卷,书中有序有赋、有图有例有论。而《打马图经序》(又被称为《打马图序》)是易安为《打马图经》的序言。 本文优美畅达,富于情感。清人周中孚评价《打马图经序》:「文词工雅可观,非他人所及也。」《打马图经序》作于宋绍兴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写作顺序当在《打马图经》之后,《打马赋》之前。
注释
打马图经序:这是李易安为其所编著的《打马图经》一书写的序。 慧:聪慧。 通:通晓。 庖(páo)丁之解牛:《庄子·养生主》塑造的一个特别精于宰牛的人。 郢(yǐng)人之运斤:《庄子·徐无鬼》塑造一个特别会使斧子的人。 师旷:春秋时晋国乐师,能听音乐辨吉凶。 离姿:传说中黄帝时视力最好的人,能在百步之外看见秋毫之末。 尧、舜:传说中的两位圣君。 桀、纣:夏商两朝的末代暴君。 掷豆起蝇: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四》载:时人张芬能用绿豆击苍蝇,十不失一。又能赤手捉苍蝇,也是手到擒来。 巾角拂棋:《世说新语·巧艺》载:魏文帝曹丕善弹棋,可以不用手而用手巾角弹,另有一人比魏文帝更善弹,能用头巾角弹。 臻(zhēn):达到。 妙:精妙。 依稀彷彿:粗略、大概。 博:赌输赢的遊戏。 耽:沉迷。 进:赢。 博具:遊戏用的工具。 朔:阴历每月的初一日。 淮上:淮河沿线。 旁午络绎:交错夹杂,往来不绝。 卜:选择。 泝(sù)流:逆流上行。泝,同「溯」。 严滩:见《夜发严滩》。 金华:地名,在今浙江金华。 释舟揖:指下船上岸。 轩窗:指代房屋。 更长:夜长。 讲:讲论、讲习。 长行、叶子、博塞、弹棋:皆古代博戏。 打揭、大小猪窝、族鬼、胡画、数仓、赌快:皆古代博戏。 不经见:指不登大雅之堂。 藏酒、摴蒲(chū jú)、双蹙融:皆古代博戏。 选仙、加减、插关火:皆古代博戏。 质鲁任命:博法简单,全凭运气。 象棋:象棋。 弈棋:围棋。 采选:又作「彩选」,古代博戏的一种。 丛繁:指复杂。 勍(qíng)敌:劲敌。勍,强。 文采:指花样。 图经凡例:指遊戏规则的说明图表及文字。 关西马:在宋代主要流行于关西地区的打马遊戏玩法,每位棋手有一个将棋子和十个马棋子。 依经马:在宋代主要流行于中国东中部的打马遊戏玩法,棋盘有九十一格,棋手由二至五人,每位棋手有二十个马棋子,没有将棋子。 交加侥幸:增添运气的成份。 宣和马:在宣和年间流行打马规则,是关西马和依经马规则组合。每位棋手有二十个马棋子,行棋规则介于关西马和依经马之间。 互度:规则。 见:见解。 图:绘制图表。 贻:留赠。 命辞:相当于「题辞」。 绍兴四年:宋高宗绍兴四年(西元一一三四年)。

作者简介

李清照[lǐ qīng zhào]

李清照,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