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八卷 · 离娄下 · 第二节
mèng zi · dì bā juǎn · lí lóu xià · dì èr jié

子产听郑国之政,以其乘舆济人于溱洧。

孟子曰:“惠而不知为政。岁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舆梁成,民未病涉也。君子平其政,行辟人可也。焉得人人而济之?故为政者,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矣。”

译文
子产主持郑国的政治,曾用他自己的车帮人渡过溱水、洧水。孟子说:“这是私恩小惠却不懂得搞政治。如果在十一月修成可供徒步的桥,在十二月修成可供车行的桥,老百姓就不必为渡河发愁了。君子只要把政治搞好,外出时执鞭开道,让行人回避都可以,哪里能人人帮他过河呢?所以,如果搞政治的人,想讨人人欢心,日子也就不够用了。”
简析
注释
子产:春秋时郑国贤相公孙侨,字子产。溱(zhēn)洧(wěi):都是水名,在今河南省。 十一月:指周历,相当于夏历九月。下文十二月,相当于夏历十月。夏历九、十月是农闲时节,所以在这时修桥。徒杠:可供徒步行走的独木桥。 舆梁:可供车行的桥。病:发愁。 辟(pì)人:指执鞭者开道,让行人回避。辟,辟除。

作者简介

孟子[mèng zi]

孟子,名轲,字子舆或子车,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