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独坐
qiū yè dú zuò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

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

译文
独自坐着悲伤双鬓已白,在秋夜空堂上将近二更。 山间野果在秋雨中落下,草中虫子到灯下来低鸣。 头上白发始终难以变黑,炼丹中仙药也至今未成。 要知怎样消除衰老疾病,唯有学佛修成不灭不生。
简析
这首五律的首联写诗人深思与悲哀的神情和意境:秋天雨夜、寂静无人,诗人独坐在空堂苦苦思索。领联紧承首联,采用虚实相生的手法,描写环境的凄清。後两联写觉悟和学佛:万物有生必有灭,衹有大自然纔是永存的,而人及万物都是短暂的。全诗通俗易懂、言简意赅,写出诗人思想觉悟即禅悟的过程。从情入理,以情证理,写诗人时迈人老、感慨人生,斥神仙虚妄,悟佛义根本,流露出诗人想皈依佛门的禅思,表现了诗人决心修佛、永离人间苦海的愿望。
注释
秋夜独坐:一作「冬夜书怀」。 堂:泛指房屋的正厅。 欲二更:将近二更。二更,指晚上九时至十一时。 山果:山上的野果。 灯下:点出夜。 草虫鸣:点出秋。草虫,草丛中的小虫子。 「黄金不可成」句:《史记·封禅书》载,汉武帝时,有方士栾大诡称「黄金可成,河决可塞,不死之药可得,仙人可致」,因此武帝封他为五利将军。後均无效验,被杀。黄金可成,亦指炼丹术;黄金,道教炼丹术中一种仙药的名字。 老病:衰老和疾病。 无生:佛家语,谓世本虚幻,万物实体无生无灭。禅宗认为这一点人们是难以领悟到的。

作者简介

王维[wáng wéi]

王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