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
sòng mì shū cháo jiān hái rì běn guó

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

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

向国唯看日,归帆但信风。

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

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中。

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

译文
简析
这首五言排律表现了诗人与留居九州三十七年的日本人晁衡的深厚情谊。诗人以情景交融的手法,描绘出一幅路程遥远、归途风光、回国后的情景,使全诗神彩焕发,也表现了作者对友人晁衡归舟安全的忧虑。最后预祝友人一路顺风,却又感叹别离后音信难通,流露了诗人依依不舍的深挚情谊。
注释
晁衡,原名仲满、阿倍仲麻吕,日本人。唐玄宗开元五年(公元717年)随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留学,改名为晁衡。历仕三朝(玄宗、肃宗、代宗),任秘书监、兼卫尉卿等职。大历五年卒于长安。天宝十二载,晃衡乘船回国探亲。 极:尽头。引申为达到极点、最大限度。 安知:怎么知道。 沧海东:东游以东的地方,这里指日本。 鳌(áo):传说中的海中大龟,一说大鳖。李白《猛虎行》有“巨鳌未斩海水动”的诗句。 乡树:乡野间的树木。清朝朱彝尊《送金侍郎鋐填抚七闽》诗之一:“玉节官桥河畔柳,锦帆乡树越中山。” 扶桑:地名。《南史·夷貊列传》载:“扶桑在大汉国东二万馀里。……其上多扶桑木,故以为名。”“扶桑”一词,时而指地名,时而指神话中树木,有时也作为日本国的代称。这首诗中的“乡树扶桑外”,意思是说日本国比扶桑更远。 孤岛:指日本国。 若:如何。

作者简介

王维[wáng wéi]

王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